不少国人所理解的贵族生活就是住别墅、买宾利车、打高尔夫,每天挥金如土、花天酒地……实际上,这不是贵族精神,这是暴发户精神。相同的概念下,贵族学校自然就成了有钱人家少爷千金学习的地方,纨绔子弟聚集的场所……
实际上欧美不少著名私立学校、贵族学校的学生尽管每年都会支付相当高昂的学费,但是他们在学校也要睡硬板床,吃粗茶淡饭,每天还要接受非常严格的管理,甚至比平民学校的学生还要苦。
很多人都是自己烫裙子、烫衣服,自己缝钮扣,不随便到外面看电影,把每一笔开支都记在小本子上。这些行为看起来很节约,但并不是小气,因为在面向社会进行捐赠的时候,他们都非常慷慨。
富是物质,贵是精神
贵代表着尊严和品行!
1793年1月21日,在巴黎的协和广场,一个行将被处死的囚徒,上断头台时不小心踩到了刽子手的脚,她马上下意识地说了句:“对不起,先生。”而此刻她的丈夫路易十六,面对杀气腾腾的刽子手,留下的则是如此坦荡高贵的遗言:“我清白死去。我原谅我的敌人,但愿我的血能平息上帝的怒火。”几分钟后,路易十六及皇后便身首异处。
在西方国家,贵族学校常常与私立学校、国际学校相通,往往学费较高且入学筛选严格。许多大家耳熟能详的名人均毕业于传统意义上的贵族学校。
美国前国务卿克里,曾就读于瑞士著名国际学校蒙塔纳学院。从小就有较好的国际观养成,让他在后来的外交生涯中如鱼得水。
还有Facebook创始人扎克伯格,中学时就读于著名私立学校菲利普斯埃克塞特学院。
英国的查尔斯王子也毕业于顶级贵族中学伊顿公学。
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,反过来又吸引着更多的社会精英让子女选择精英学校。
教学资源充足
私立中学由于学费不菲,因此拥有充足的经费。教学资源充足首先体现在硬件方面,如图书馆、教学设施、运动设施、琴房、体育场等,都明显优于公立学校。
正是因为教学资源丰富,使得贵族学校能够进行小班定制化教学。以瑞士的国际高中为例,通常师生比为1:3-1:4,即一个老师负责三、四个学生。在一个班级内,通常学生一般为20人左右,能够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进行针对性指导。
不光师资人数较多,师资水平也高于普通公立学校。许多私立中学的教师,均有硕士甚至是博士学位,还有许多教育行业的专家。据美国教育统计中心(NCES)数据,私立学校拥有博士学位的教师比例是公立学校的两倍以上。
硬件、师资方面的优势,针对学生个性的定制化教育,是贵族学校的第一个“贵”的地方。
国际视野和国际观养成
既然是国际学校,在国际视野方面肯定是普通公立中学无法比拟的。在欧洲著名的国际中学里,除英语,几乎都开设有6门以上的外语课程可供选择,包括法语、德语、西班牙语、俄语、意大利语,及近年来越来越受欢迎的中文课。
一位就读于瑞士最大私立贵族学校——莱蒙学院的中国学生称,在瑞士日内瓦的国际化环境中,她很自然地掌握了英语、法语,在校时又学了意大利语和俄语。加上中文,她能熟练使用5种语言。
除了外语课程能让孩子更国际化,学生生源地的多样性也是国际化的另一个特征。以英国伊顿公学为例,在校学生来自全球120多个家和地区。
从小拥有宝贵的人脉资源
能在青少年时期,就与全球各地的孩子共同交流与成长,并拥有良好的外语学习环境,也是孩子人生早期的一笔宝贵财富了。何况这些孩子的父母也成长于精英家庭,未来也是一笔宝贵的“人脉”资源。
光有良好的外语教育、各国学生众多,并不是国际化的全部。好的国际学校还会经常组织学生出国游玩、考察,去国外的中学交换学习、寄宿等,给孩子铺垫了更加广阔的空间。
综合素质和健全人格培养
除了课业任务以外,私立学校在下午放学后,还有许多其他课程可供选择。
舞蹈、击剑、马术钢琴、小提琴、网球、高尔夫等多种兴趣课程中,学生可以选择自己真正感兴趣的进行学习,而不需要被迫地学,能让学生做到真正全面发展。
有些人会质疑,来这里上学的孩子非富即贵,学校会不会有攀比之风?真正的好私立学校基本不会有,因为这类学校教育的一大原则,就是培养学生拥有健全的人格,以及作为优秀公民的责任感。
从小的礼貌礼仪、良好生活习惯、优秀品质等方面的培养,是顶级国际学校中相当重要的一环。可以说从这些学校走出来的孩子,几乎都彬彬有礼、气质儒雅,自信沉稳。
所以贵族学校不是“贵”在金钱和学费,而是“贵”在健全人格与责任感的养成。
西方的顶级贵族学校,无疑给国内的孩子提供了一条通向精英的捷径。
中国式贵族教育的反思
反观中国的贵族教育,为了成为人上人,家长争相花大价钱送孩子上贵族学校,以上海最贵的国际学校为例,私立学校学费从22万到26万元不等,并随着年级的升高而递增。如果一名学生在这里从幼儿园读到高中毕业,总计需要花费300多万元。为了让孩子接受精英教育,面对天价学费家长依旧热情不减,蜂拥而至。学校内装修豪华奢侈,学生公寓堪比星际宾馆。在这里,学生打高尔夫球、学骑马射箭,复制西方晚宴学习全套礼仪。可这就是所谓的贵族教育吗?
有钱,见识场面、进入贵族学校是接收贵族教育的方式之一。但这方式的背后,当然不只是拿刀叉与跃上马背,如果缺少深层的生活涵养,终究不过是假贵族。
现实中更多的家长,或许我们没有财力、地位可以把孩子送去这些学校,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不能把自己的孩子打造成贵族。
用知识武装孩子的头脑,用音乐、戏剧等艺术培养孩子的气质,从小锻炼孩子的担当能力,让孩子有独立的意志,在权利与金钱面敢于说不。这样长大的孩子,即便不是称谓上的贵族,也是实质上的。
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,不代表百度立场。
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,未经许可,不得转载。
发表评论